看完《我的青铜时代》有关罗翔老师的一集,记录一些自我思考的想法又重新出现在我的脑海中,那么干脆就开始做吧。仅仅作为一点反省自身、剖析自我的工具罢了。
其中有不少触动我的地方,自我剖析、对莫名优越感的警惕、一个人生活得“好”的标准当如何、如何慢慢从“知道”跨越到“做到”,这些都是值得花费时间和精力去思考、去寻找答案的问题。
这些问题对于目前的我来说,暂时都没有答案,甚至有些我从来都还没有想过。或者可能偶尔有一些想法出现,却又很快溜走。生活中的诱惑和世界的丰富分散掉我的注意力,有时用焦虑让我无法思考,但更多是自己对自己的麻醉。
警惕优越感。优越感来自于比身边较多同龄人更好的学校,大学里更高的分数,比父母更高的学历,自认为较好的外表。表现于偶尔的高谈阔论,偶尔的不屑与不耐烦,偶尔的虚伪自谦。有时事后会鄙夷自己的表现、自我反省,但似乎总是起不到想象中的作用。有时候这种莫名奇妙的优越感让我感到羞愧,因为我知道很多东西并不是我本身就有的,我也有同样无知的时候,我在人前的优越感就仿佛是对昨天的自己的嘲讽。这需要时刻警惕,拥有自省的想法和能力是维持本我的锚。
”好”的标准。说起来,似乎生活十分复杂,但仔细想想,大多数自我纠结的矛盾点,它们的根源其实还是来自关于“好”的标准。正如罗翔老师所说,“我们总是活在他人的眼光中,他人的评价中,他人的注视中。”因此忠于自我免不了有一些虚荣的、违心的阻碍,如何找到一个自己的“好”的标准,从而尽量避免与别人攀比,避免被别人攀比,是需要去经历和探索的。到底什么是好呢?对于现在的我来说,是拥有一个健壮的身体、顺利的学业、美满的家庭,以及和谐的感情。这些看似简单的词组,有时候感觉我其实已经拥有了,但总是想要更多,毕竟人是向前发展的,我不可能一直停留在原地,这就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焦虑。有来自外界的,有来自自身的,听闻朋友们各自有着自己奋斗的目标,为他们高兴的同时也不免对自己有些焦急,佛系的表面下是深深的无奈。有时候我感觉自己是在被推着前进,看起来挺好了,但还是不够,避免被淘汰、争取更好是这些年来不变的主题之一。感觉有些累,但是不能停下,停下是更令人疲惫的迷茫。
“对于不可控的的事情,我们保持乐观;对于可控的事情,我们保持谨慎。” —— 爱比克泰德